【分享嘉宾】
王华 互道信息创始人&CEO
【嘉宾简介】
王华曾任SAP全球高级研发副总裁,是SAP中小企业ERP产品的全球负责人,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软件研发和零售行业经验。
大家好,我是互道信息创始人兼CEO王华。前面罗莱的王总用喜闻乐见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了一下IT如何转型,我在想怎么样让企业的IT做得更轻松。先说我们整个团队的背景,以前我在SAP做产品,我的合伙人是在IBM做服务的。今天我想直接切入主题,讲一下怎么样让我们IT可以更好地吃饭,吃好饭。最近关于中台的事情,一年多来是越来越热。我也用这个机会解释一下我们认为的中台是干什么的。我们认为中台不仅仅是解决原有的ERP,它不是一个ERP,也不是一个BI,不是说把后位往前调就变成中锋了,我们是想说企业里面原有的系统都很好,但现在的新零售业态里面会碰到很多挑战,那怎么样在不改动原有系统的情况下解决新的问题?所以中台就出现了,我们认为现在的中台跟原有的ERP系统区别是围绕数据做事情。因为我们是相对新的一个公司,我们差不多做了4年时间,这几年里面我们一直聚焦在做产品,我们做了中台,以及中台上面一系列的数字化应用,特别是我们聚焦在零售行业,我们的客户主要是中大型的客户。这是产品的矩阵,这个很重要,我们谈数据化应用的时候,一定是下面有一个大的底座,大的底座解决什么问题呢?相当于企业里面自己的数据银行,但一个银行只是放在那里是不产生价值的,再一个企业来说我的数据怎么样产生价值,这个应用又是围绕零售里面的人、货、场分别管理。具体来看一下,我们核心的中台产品Data-Force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我们帮助企业打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数据银行。原来企业里面有很多大量订单的数据、调拨的数据、会员数据。这些数据一直是分散在各个系统里面,我们现在是不是需要把原来的系统全部干掉,重新做一个耦合的系统,把所有的数据放在一起?我们不这么认为。比如说把上海的浦西全部拆掉,重新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区,老百姓肯定不会答应,所以才会有浦东新区,也是为什么有雄安新区。我们整个思路是怎么样在不打破原有系统稳定性的情况下,把你的数据治理好,把这些数据赋能到你的业务里面,这是智慧中台起的作用。具体一点说,我们希望智慧中台帮我们的IT解决几个问题。第一个是性能的问题。原有我们谈的SAP、甲骨文这些传统的ERP系统,毕竟就是围绕着他的交易、审批流程来做的,所以并不是适合做一个大并发、大数据量的管理。所以我们当时设计产品的时候,一开始我们就决定要引入多种数据库,一方面需要保护它的数据,同时可以做很多并行的分析。又针对零售里面电商里面有很好的技术,实时的推荐、实时的分析,所有的东西封装在一起,不希望把复杂性曝露给我们的IT和用户,因为一个系统很复杂是用不起来,前面设想再多也没有用,我们就有机地整合起来,最终用很简单的微服务的架构、APR的方式。这个不仅仅是导购的时候需要,供应链优化的时候都需要。所以通过这样的中台,前端后短都可以赋能。第二个是智能的问题。因为我们说数据不是用来看的,是帮助你决策的,决策不仅仅是提留在一张纸的报表上,是帮助你业务直接执行的,所以我们看看怎么来做,这是我们画的典型的中台帮客户做到什么样的智能。左边就是很熟悉的三个字母的系统,一大堆,我相信有的企业会比这个系统还多。右边就是现在大家更多在业务部门提出来的,IT部门想做到这个门店发货,门店自提,甚至还有一些怎么样快速知道进店的人是什么样子,这些层出不穷的新零售的场景,我们中台一方面是把数据全部抽过来,做数据清洗。因为大家知道我们过去几年做电商的时候,经常是为了一些运营的需要,线上线下的SKU是不一样的,来自线上线下会员IT更是不一样,我们做门店发货的时候还有很多物流的规则。这些规则全部由中台支撑,底层下面就是用到微服务的架构,确保系统从一千家门店、一万家门店可以很稳定地扩展。
这是我们典型客户绫致集团,他可以随时知道区域里面我的店排名第几,此时此刻哪一个是最畅销的,我们把数据智能直接赋能到一线的展示,不是只是在办公室里面。基于这种架构,我们在绫致那边两个月就快速上线了,要知道基于中台这种架构帮助你升级你的零售系统时,或者改造你零售系统时,如果让你的IT本身去做,需要花半年或者一年,而我们搞定的话你可以用两个星期去度假,回来就完成了。并且我们同时可以支撑高并发的几万个订单同时下发。因为现在大家谈到零售不可能只谈门店,门店也会保留到小程序里面去,小程序下单可以通过同一个中台完成。第三个是敏捷的问题。因为现在的新零售场景,我相信现在新零售的会议特别多,每个会议上大家讲新零售业务场景的时候,都会多多少少的不一样,有的是因为业务形态不一样,有的是站在BAT公司的角度,会讲不同新零售的场景,这个场景无所谓对错,但对业务部门来说,其实是想快速低成本的试错,这种情况下如何让我们的IT更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而不是被业务部门投诉说你们IT部门是阻碍我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原有的系统实际相当于把企业里面的内控管理好,商品和钱都管理好。我们中台起的作用,实际是希望把外面人的行为打通起来,所以两个圈子。我们中台在这里面起的作用,我还是想说我们不是去替换原来的ERP系统、OMS系统,因为那些系统我们花了大量的钱都稳定下来了,流程是可以的。我们希望跟外面多变的场景各种人的流量对接起来,去完成这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换成技术语言的话,我说智慧中台完成的是数据供应链,帮你的数据在你的业务节点从设计到生产到物流到零售到售后整个一圈全部打通,是数据供应链的概念。有了这个数据供应链之后,这些就是大家在谈的进店前、店中和店后的场景,我们就可以基于这个中台快速地实现,因为这个中台里面你所需要会员的信息、订单的信息、库存的信息都可以提供。而且还提供了智能的分析,这个顾客进来我该推荐什么东西,我不光知道这是张三还是李四进来了,我还可以根据这个顾客过去的消费记录、网上浏览的记录,或者试衣间试衣的记录,分析该给他推荐什么东西。如果没有中台,你要求实现的往往就是这样子,像一张蜘蛛网,因为你任何节点都会跟订单数据、财务数据打交道,这种项目做一个可以,做两个三个旧变得恶梦一样,没时间吃饭。基于中台的架构可以一次性把后台数据整合完以后赋能前面的零售业务。包括前一段时间我们跟腾讯的企业微信合作,只花了一个礼拜,企业微信里面有一个工作台,我们把里面全部占领满了,把开卡、查库存、盘点、收货、发货全部潜入到企业微信里面去,一个礼拜就做完了。
除了刚才一直讲的中台这个事情,同时我们也针对现在企业的状况,因为每个企业自己IT的能力参差不齐。这些年我们也打造了一个基于我们中台数字化的应用,其中一个就是ShopForce,没有这个很难落地。比如说我做O2O,这个怎么落地到门店,怎么让他接单。另外一个门店里面盘点是很重要的业务环节,如果说数据门店库存不准,就会导致你后面再需要谈这种智能配补货、O2O发货都会有问题,所以我们做了一个ShopForce中段。还有一个FansForce,我们这个核心不是发券,而是做数据洞察。对零售来说,数据洞察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做拉新、激活、复购的事情。我是换了一个角度,就是围绕人和商品,任何人之间的关系、商品和商品之间的关系、人和商品之间关系。根据人买的商品,我再推荐新的商品搭配。你要做这个洞察,实际是需要多方的数据融合的,对我们原有的线下零售商来说,最全的就是关于商品的数据。我知道我的商品是怎么卖出去的,什么时候卖的,怎么样的搭配,这个是第一方数据。现在大家有各种各样的手段采集数据,最主要人的数据还在互联网公司里面,我们怎么样跟他的数据相融合,我知道我这个商品,这个颜色、这个面料的衣服卖给了谁,他们喜欢看韩剧还是美剧。这就是一方、两方、三方数据结合起来,帮你做更好的洞察。最终是通过洞察这些人,我想把我的货卖出去。所以我们fancforce核心的能力是帮你完成人和商品之间的关系。另外还有StockForce。很多连锁店里面有这样一个痛点,就是虽然我们知道爆款、滞销品是什么,但怎么样让爆款不要缺货,或者如果知道是库存的就不要放在门店里面,直接找唯品会清掉?我们本质上是通过零售数据快速帮你计算和判断这家门店的SKU,今天这个东西有多少件,要不要再给你补,这是根据大数据做的快速计算。但他的前提是数据一定要准,所以一方面是法,还有一个是数据基础的问题,如果我不知道这个门店真实的库存,你做出的判断可能就是错的。很重要的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基于中台做StockForce这个产品。最后,我们还做了一个JoyForce,针对提高门店的搭配率,我们根据中台里面所有商品的管理关系,顾客过去购买的行为,我们来做一些推荐,我们就做了JoyForce。
我们是1+4这样的产品矩阵,一个数据中台,上面针对零售行业做了四个应用。最后总结一下,我们做了产品的几个特点,第一个是安全可控,我们本身是一个技术公司,我们不是运维公司,我们是希望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吃饭,晚上早点下班,商场11点钟关门,你11:10分就可以走了。同时我们又是一个全新的架构,不破坏你原有的ERP体系,用一种新的技术解决你新的问题,同时又是高智能、高性能的。另外一点,我也可以很自豪的说,因为我们对的背景,我们可以帮助在座的品牌商走出国门,我们产品的能力可以帮你做全球化,因为我们产品已经在国外有使用。